Saturday, 24 February 2007

我看<<陳其茂藝術創作回顧展>>與<<逐漸消失的影像─陳石岸攝影展>>

星期天的下午,我和父親母親、妹妹一起來到國立台灣美術館。



有小朋友在門口放風箏,多數的年輕家長帶孩子來聽故事,

多年不見的美術館,不知是否因為週末假期的關係湧進大批人潮。



我拿了兩份簡介,先走進B1展覽室。



現在展出的是台灣早期的攝影師陳石岸先生的作品精選。

陳石岸先生的作品多為台灣早期農村生活的記錄影像,

田園之樂、農民恬適、單純、卻遮掩不住淡淡困苦的生活經歷

都是陳先生創作的來源。



展出的作品都是五六十年前的台灣生活,在影像中看到許多有趣

的歷史片段,每細看一張相片就覺得有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我試圖回憶我在更小的那個年代,想到阿公阿嬤曾經對我說過的故事

以為從片段中能和眼前看到的影像重疊、結合。



不過,那畢竟是離我太遙遠的年代了,一張張黑白相片,也許是農民

耕田、插秧、播種,也許是賣豆花的小販挑著擔子在路邊叫賣,對

不曾存在那段歷史中的我,這些影像居然有種異國情調般的美感。

好像我在歐洲的某間美術館裡,也曾擁有過的感動。



也難怪展覽的主題為:逐漸消失的影像。



當這些曾經寫實的生活碎片不再日復一日的上演,那麼對於不曾擁有過的人們

(譬如我這個世代的人)來說,除了能因為和這塊土地分不開的血緣之親而

冠冕堂皇的以緬懷的口吻感嘆:那逝去大歷史的美好阿!

又有多少人是能夠身體力行的去真切感受到累積歷史的過程呢?



我總是很害怕閱讀具有歷史記錄性的作品,而擔心的原因正是

懼怕無法克制自己過度氾濫的私心,急著把自己放到作品裡面,

而失去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



或許,今天起了這份異國情調的美感是件好事,雖然以異國情調這詞

來形容難免有點貶抑了這類攝影創作題材,不過是否也只有這樣,才能

把這些作品當作藝術作品來討論、解析,而不是只是一張張老相片的回憶呢?









B2展覽室展出陳其茂教授的作品回顧,一張張精彩的版畫,很得民眾喜歡。

我一直以來對於版畫沒有多大的興趣,只記得國小的美術課好像做過類似的作業。

對於陳教授大量的作品中,我倒是比較喜歡他開始旅行之後對於中東阿拉伯文化、

以及非洲文化影響下所作的創作作品。



可惜的是策展單位實在不夠專業,給的文字資訊非常少。只有洋洋灑灑一大片的

生平介紹,龐大的又粗魯的杵在入口處,對於作品的介紹真的是少之又少,真的

是非常可惜。





今天看展還有個小插曲,就是我的搞笑阿母居然在看陳石岸先生的攝影作品的時候

猛然說了一句:這裡也有一個人噎?然後我跟我妹都說,沒有拉,只有這邊才是人,

後來我阿母又不死心,又指著說明明這邊也有,然後我們四人就在一幅作品的左下角

農田的土壤中發現了真的很像人臉的靈異照片~



沒想到跟阿爸阿母來看展居然最大的收穫是看到靈異照片~真是太詭異又好笑...





兩個展覽都在台中的美術館展出,有在台中的朋友可以抽空去看一下。

當然還有許多展覽,不過個人一向不愛一次太貪心看太多展覽,會消化不良,

因此今天只有挑了兩個來看。







能去走走真的不錯,改天在帶阿爸阿母去科博館看恐龍吧~

哈哈...








4 comments:

  1. 哈哈~

    回台灣時

    我也常常開車去美術館

    不過不是去看展

    是傍晚去"溜"我們家的諒諒

    還有陪那時候剛開刀完的老爹散步

    訓練他的肺活量



    最多只能去書店翻翻書啊



    還有一次跟詩丹姑娘在Cafe裡碰了面

    空間趕還不錯

    只是咖啡品質有待加強啊

    ReplyDelete
  2. 說到這

    台北有個俄羅斯文學三人展

    財團有興趣嗎..哈

    ReplyDelete
  3. to mrs. turtle



    那天原本要喝個咖啡的,

    不過也是心裡怕怕,加上等等就要吃晚餐

    就算了...

    不過的確是不錯拉,很多小朋友在放風箏,

    空間規劃還行嚕~

    只是柱子好像太大一點了...





    to Fox Mulder,



    不錯阿,你有興趣嗎?~

    ReplyDelete
  4. 只是那三人我們當時上壘球課似乎沒啥讀到就是

    興趣是還好

    之前一個同學約的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