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2 December 2009

冬至湯圓

我的外婆出生在大戶人家。八十年前的台灣,大戶人家的財產以山頭的數量來計。母親總是和我回憶,小時候的他跟著母親翻過好幾個山頭才能看到山腳下的宅院。宅院前有看不到盡頭的田地。身為女人與四個弟弟的大姊,外婆卻從沒享受過豐厚祖產的任何好處,年輕時跟著來家裡工作的長工私奔,和家裡脫離關係之後,人生即陷入無止盡的苦痛與辛勞。客家女人的勤儉、耿直與硬頸的個性在外婆的生命裡可得到最真實的應證。但是她也有許多溫柔的一面,雖然從話語中很少感受的到,但從從小吃的料理中就能感受身為母親、外婆的她,對她的親人有著許多的說不出口的愛。


客家鹹湯圓是從小到大冬至一定會吃的料理。閩南人的鹹湯圓放肉末,客家人先將香菇、三層肉、蘿蔔絲、蝦米一起炒過,放涼後捏入內餡。外婆的湯圓從浸泡糯米開始,前天會先洗米,泡水,然後將米磨成漿,用大石頭壓住去水,在放入攪拌機揉成柔軟的糯米團。小時候這些全都是手工製成,沒有一個製成是透過機器來完成,後來外婆年紀大了,幾次意外造成手斷了幾次,媽媽與阿姨與舅舅們添購了一台自動的磨米機與攪拌機,這些步驟才改用機器完成。


因為無業的狀態,也因為母親退休,今年我們終於有機會可以向外婆學學湯圓的技巧,於是相約到外婆家一起搓湯圓。起了大早在寒風中從彰化坐火車北上到竹南,小舅舅接我們到外婆家,準備就緒開始搓湯圓。


外婆的手腳俐落,雖然行動不方便但是動作依舊熟練。母親從小跟在外婆身邊卻沒有學到廚房的一點眉角,和我一樣搓起湯圓來一樣生疏。湯圓要搓得圓又大小一致還真是不容易。剛開始搓出來都是菱形,大小差異也大,比起印象中標準的圓滾滾的湯然,賣相真是不好。偷偷觀察外婆的手勢,又搓了幾個非常不完美的湯圓後,才漸漸抓到竅門。


我們先搓了煮甜湯用的小湯圓,紅的白的都有,冬至當天要拜拜用的。後來開始搓鹹湯圓。當日的午餐當然就是熱騰騰的現做鹹湯圓嚕。


親手做的手工味道跟店家賣的完全不一樣,糯米的軟度剛好,吃起來黏性夠又非常有彈性。那鍋湯,外婆用早上水煮雞肉的高湯配上親自炒的肉燥,香氣四溢,很難想像只需要這麼點食材就讓湯頭如此濃郁。這也是我特別喜愛客家菜餚,平凡的食材:一隻土雞、一棵冬瓜,一塊豬肉,卻能讓人完全投降。


明年來臨之前,和親人朋友一起吃個湯圓,相互取暖,彼此關懷吧!



4 comments:

  1. 趕快把外婆會的都學起來吧 這種傳統不能斷掉 老人家有的智慧 做出好吃的家鄉料理 那是三星餐廳無法比得過的

    ReplyDelete
  2. 讀完我也投降 很希望妳分享外婆湯圓的食譜 還有那鍋湯頭。。。。

    ReplyDelete
  3. 客家菜還真的有不少是我喜歡的,
    像是板條、酸菜炒大腸…想的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說真的…我最愛的板條在屏東吃到客家人賣的,
    真的就是跟台北那種過於有彈性的口感不同,
    米味也比較濃…不知道這東西,你外婆會不會剛好也會呢?

    對了,我們都是把照片放在專放照片的網頁(你點我的圖進去看就知道了),再把照片連結貼在文章裏就行了…這方法還不錯,網頁搬來搬去,圖也不會亂……不過,你沒有文字的方式,我是也覺得還不錯囉! 看文字會比較專心的啦…哈!

    ReplyDelete
  4. dear christina,
    外婆的好手藝我跟母親也覺得應該得好好學習。
    會趁著今年有機會回去多和外婆學學。

    to Echo,
    食譜我也很想分享,不過我外婆的做法都是憑經驗。
    看來我得多跟著學幾次,才有辦法把精髓跟份量都抓準阿。

    to Kaya,
    結果我選的相本沒辦法直接連結的樣子,還是有點麻煩。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