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3 March 2006
我看 <<Capote 卡波地:冷血告白>>
1959年11月15日美國堪薩私州的一則謀殺案引起紐約文壇大師
Truman Capote高度興趣。他邀請童年時的玩伴同時也是普力茲
文學獎得主Harper Lee一起到美國南方的小鎮進行調查。在調查
局裡Capote對著探員們說:
"I don't care one way or the other if you catch who did this(Capote ,1995),"
對當時的Capote而言,這一則新聞的價值與貢獻將是他實驗新的
寫作方法一個最佳的題材與機會。然而,與兩位殺人犯接觸、交往
之後,Perry Smith敏感又具有藝術家天份的靈魂碰觸到頻率相同
的Capote。這也使得Capote不惜已個人名義雇用律師來幫這兩位
犯人上訴。
案子進入上訴的程序中,Capote花了許多時間到監獄探訪他的朋友,
他未曾使用過任何筆記、錄音帶記錄這為期兩三年的朋友關係,在
這期間他帶給這位朋友許多書籍供他閱讀、他們聊童年、聊藝術、
他們交換祕密,卻未曾碰觸到事發當日的情況。而這曖昧不名的朋
友關係同時也影響Capote的寫作。整部影片即著墨於Capote陷入
突破、革命寫作事業的機會建構於親密摯友的生死。在當時Capote
遲遲無法把這部作品的結尾寫出來,諷刺的是他無法敘述命案發生
的過程與原因。在面臨創作與友情之間,Capote陷入膠著的兩難
以致於後來雖然Capote終究是完成這部作品,也贏得了各界好評,
他卻再也無法書寫,而這部來自現實生活的作品 In Cold Blood也
成為Capote最後一部完整的作品。
總是每隔幾年好萊塢都會出品傳記式電影,時時刻刻 (The Hours)
、心靈傳奇(Ray)、神鬼玩家(The Aviator)。當導演、演員、
編劇試圖表現對一位大師的敬意而萌生重新檢視他的人生與他和
作品之間的連結時,身為小小的、一般觀眾的如我們,究竟能體會、
又能感觸多少?我想的確是很有限。但這一部短短兩個小時多的
影片裡,導演究竟要說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或者是說,透過
導演Bennett Miller的敘述與視角觀點,我們被期待看到什麼樣的Capote?
Capote和Perry Smith幾乎可視作互為double。命案現場的四具屍體,
Capote形容為如同偉大藝術般的作品,這讓人不禁聯想Capote在創作
這部作品時也期待用non-fiction的手法來表現、改變讀者對他的作品
解讀的方法、也改變當時敘述一個故事的方法。從接觸到這起命案的開始,
在Capote的理解與期待下,這起一家四口的命案早已不能與其他
謀殺案相提並論。Capote分析出所謂的藝術的手法早讓這背負道德、
社會價值的一級謀殺案超脫為賦有更深沈、複雜混合著Perry Smith的
敏感又脆弱的細膩心理而變得有價值。
所以Perry Smith的命運註定是死亡。沒有Perry Smith的死,在那
犯人被活活吊死的60年代,Capote明白他的作品無法達到完滿如果
Perry Smith苟活著。殘忍的是,他必須要讓Perry Smith活著,以
成就 In Cold Blood中的主角性格。當然我不覺得Capote純粹只為
了寫作而利用了這段友情,在幾乎進入電影尾聲時,Capote在行邢
前到監獄見Perry 最後一面,當Capote開門鏡頭開始呈現晃動狀態,
讓身為觀眾的我立即的感到“觀看“的不適。的確,要目睹(witness)
這段過程的確讓人非常心痛,我們看到Capote 長久以來內心交戰、
緊繃拉扯已到極限,就在這一刻幾乎近似崩潰的狀態,Capote無法
控制淚流滿面。
這是一部非常有深度的電影,演員Philip Seymour Hoffman把這位
同性戀美國作家詮釋的恰到好處,甚至看不到原來的
Philip Seymour Hoffman本人。非常意外的,這部作品遠遠地
超越了文本(text)本身,而創造了更多元的解讀方式,在傳記式
電影中的確是很難超越的一個敘述上的侷限。
看完影片後的直覺想法,Philip Seymour Hoffman小金人是你的了…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台灣應該要上映這部電影了
ReplyDelete找機會我一定會去看的
快去看吧~
ReplyDelete千萬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