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lumbia花市跟倫敦大部分的市集雷同,即在一條街道上排了兩排的攤位,
攤位後面還有一個個店家。很多人可能都知道Liverpool Street的
Spitalfields Market、Petticoat Lane等等,但是對花市可能較陌生。
今天在那邊晃了好一陣,也幾乎看不到東方面孔。
可能花市本來就不是觀光客會去的地方,多數都是當地的人們出來買
盆栽、鮮花。我一直都很喜歡買買花來愉悅自己的心情,如果能有香氣
的花朵就更好了。對於綠色植栽倒是非常恐懼,因為我素有Blackfinger
之稱,凡是到我手上的植物都難逃枯死、爛死、或是死亡原因不明。

英國的花種跟亞洲國家相比實在是多很多。別忘了他們可是以園藝而
聞名天下。之前的英文老師就跟我說過,因為英國人的冬天白天很短,
為了打發時間,他們花很多心思在園藝方面,希望春天一到就可以看到
自家的花園蓬勃、茂盛的樣子。我想也有可能英國的建築、天氣總是灰暗
無生氣,的確是需要藉由各式的植栽、香草在平淡的色調中添加一點彩度。
今天真的是大開眼界。在台灣就有買花的習慣,雖然不是很肯定能白
分百確定每一種花的名字,但是至少都是看過、有印象的花。花市說大不大
可也擺了許多這一生還沒見過的花。除了基本常客鬱金香、各式百合、
水仙花(daffodils)、玫瑰、雛菊、太陽花、向日葵、繡球花等等,
還有很多事根本叫不出名字。雖然天氣不好,不時會下雨,但是叫賣的
小販還是非常賣力。我未曾去過建國花市,沒能比較兩邊的狀況,但是
我相信在這邊的確有只有在歐洲地區易見的花卉種類。
後來我買了三支紅色的Amaryllis(孤挺花)跟一大把的Eucalytpus
(尤佳利)。還帶了兩盆綠色的小盆栽。因為天氣實在是太糟了,趁著
還沒感冒前就先回家了。

Liverpool Street附近的markets都很直接的反應出倫敦人的生活,
為在倫敦東邊的市集,也因為地理位置跟居民的關係,所營造出的氛圍
也十分獨特。有個性的咖啡館隨處可見,其中還穿插一些充滿獨特個性
品味的小店,當然也有簡易的英式餐館,賣賣傳統的英國食物。還有許多
皮製商品店。這裡的混亂、多元、比起西倫敦是更有倫敦味了。那個混雜
傳統、帶點punk並脫不了異國的風味,應該就是倫敦的原型吧!
偶爾也應該捨棄Oxford Street或是West End,到東倫敦去體驗一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