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7 November 2006

我聽Maxim Vengerov凡格羅夫

Maxim Vengerov在Barbican Hall 的三重奏,

搭配同樣新生代大提琴手Alisa Weilerstein,

以及鋼琴家Lilya Zilberstein一同演出兩位蘇聯音樂家,

蕭士塔高維契(Dimitri Shostakovich,1906-1975)與

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的

鋼琴三重奏作品。





蕭士塔高維契的二號鋼琴三重奏(Piano Trio No.2 in E minor,

Op.67)整體聽後感受可說是高潮迭起,這部在二次大戰創作的作品

是紀念蕭士塔高維契在音樂生涯的摯友,Ian Sollertinsky所創作。不過

蕭士塔高維契在創作這部作品的時候他的朋友可還沒有死去喔~這位好

朋友在1944年突然過世,所以原本要送給朋友當紀念的禮物就變成陪伴

朋友黃泉路上的背景音樂了~



也許是因為這樣,第一章節的時候感覺不至於這麼沈重哀傷。不過蕭士塔高維契

的特有風格,真的讓人聽了有種坐立難安的感覺,他的節奏、旋律和一般大眾

熟悉的很不一樣,演奏者看起來是花了極大的力氣在演奏的這部作品,感覺這部

作品需要全身的精力完全釋出才有辦法把憤怒、激昂的情緒完整表達。不過,詭異

的地方在於,這些情緒可不是一次大量洩出,比較像是突然的、不規律的來一陣,

等聽者期待更多的時候,這情緒又再次被壓制住。



這豐富又戲劇性的音樂表現,非常不尋常。也難怪看了一些評論裡頭,有這麼多人

說蕭士塔高維契之所以不被大眾廣泛的接受與喜愛,正是因為他的音樂變化非比尋常

難得眾人的寵愛。不過,多聽幾次,很容易就會愛上這探討心理感受變化、表達的

音樂。





相較之下,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就非常容易接受。當然,這部作品,Piano Trio in

A minor, Op.50真的是非常美麗、動人。當一開始鋼琴家下第一個音,就會立刻

愛上這部多愁善感、情感豐沛,淒美動人的樂章。這也是柴可夫斯基寫來為了紀念

他死去的友人,這一次他的朋友是真的先死了,才寫的喔~也許是因為這樣,整部

作品真的非常傷感,即便中間有幾段輕鬆、愉悅的段落,不過最後一部份,當大提琴

與小提琴幽幽緩緩的以低音結束,鋼琴配合著低音斷音彷彿像是喪禮進行曲般的沈重

節奏,當下我的心都揪在一起了...





今天的演奏會真的是非常滿足,非常幸運有買到票,這種大咖的演出,很容易一下子就

賣光光,還讓我撿便宜的票,位置又很好,真是開心的不得了。加上我想這一輩子能在

演奏會上聽一聽,大提琴手的琴弦應聲斷掉的機會應該就跟騎駱駝在撒哈拉沙漠被冰雹

重擊,駱駝暈倒的機會一樣難吧~因為這樣覺得自己又格外幸運了!





Vengerov真的是非常厲害,年紀輕輕才不過32歲,就已經是當代最最受矚目的小提琴手,

功力當然一流,沒想到這麼年輕的音樂家表現無論是蕭士塔高維契或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都相當精準,最後免不了三次謝幕,也是很多爺爺奶奶起身為他喝采,bravo聲更是此起彼落。





美好的11月就在Vengerov精彩的演出劃下句點,謝謝大家的收看,我們一起期待十二月吧~












7 comments:

  1. to Stefanie,



    哈哈,是的~還是會貼完,別擔心~

    妳真是優良讀者典範,可以榮獲最佳精神支持獎項了~

    ReplyDelete
  2. 不行不行

    怎麼可以現在就畫下句點呢

    妳還有11/30要po呢

    po完才是完美的句點 -- 一個月滿滿的文章!!!(Y)

    ReplyDelete
  3. 原來我前兩天都忘了上來

    難怪覺的有甚麼事沒做..哈

    ReplyDelete
  4. to Fox Mulder,



    我也想說你怎麼沒來?

    哈~

    ReplyDelete


  5. 還好昨天有想到!

    不然我看文章已經堆積如山了

    ReplyDelete
  6. to Fox Mulder,



    哎喲,一定要按時收看拉~這樣每天才會有期待阿~

    哈哈哈哈,自以為的期待....




    ReplyDelete
  7. 有啦

    所以我都固定每天會上來阿

    不知道那幾天怎麼會忘了就是..

    ReplyDelete